点击返回协会首页|欢迎来到工程起重机分会网站,马上登录

643项工程上榜!“超级工程研究”成果在京发布

2023-12-28 07:39:44来源:中国政府网

12月26日,由中国工程院主办、中国工程院工程管理学部承办的“超级工程研究”成果发布暨《超级工程系列丛书》首发仪式在北京举行。

  中国工业报记者获悉,“超级工程研究”首次系统研究了古今中外经典的超级工程,证实了近现代中国以工程立国的基本现实,开创了中国工程院系统研究超级工程的先河,填补了相关领域学术研究的空白。

  “‘超级工程研究’首次对超级工程作出了清晰完整定义;权威阐述了超级工程的基本特征、标准和分类;首次系统、多维、全面研究分析了超级工程的作用、特点、规律;精准筛选出跨越古今、涵盖中外的643项超级工程进入排行榜。”“超级工程研究”项目课题组组长胡文瑞院士表示。

六大成果丰硕 创下多个首次

  2019年立项,经过5年多不懈努力,“超级工程研究”形成了两大系列研究工作:一是完成了“超级工程研究”系列报告,2份总报告、4份专题报告、4份结题报告,约146万字。二是编著即将陆续出版的出版物29本册,约521.5万字。其中理论研究《超级工程系列丛书》著作6本,约190万字;排行榜著作13本,约321.5万字;地理分布和历史年代时间轴图10套册,约10万字。文字总计667.5万字,图片1973张。整个研究涵盖了古今中外、跨越了数千年,是一个宏大的系统学术研究工程。

  胡文瑞院士介绍,“超级工程研究”成果丰硕。

  第一,科学定义了“超级工程”。纵观人类文明发展,横览古今中外历史,首次对超级工程作出了清晰完整定义,即“特定团体(国家、政 府、财阀、企业),为了人类生存和发展,实现特定的目的,运用科学与技术,投入超大规模的人力、物力、财力,有计划、有组织地利用资源,将人类的思考、发明和实践经验,通过人工和自然的选择,采用集成和交叉的方法,建造的具有超大规模的、超复杂技术的、超高风险的、超大影响力的、改变事物性状的实体人造物理工程”。

  第二,权威阐述了超级工程的基本特征、标准和分类。第一次将“超级工程”特征分为主体特征、次主体特征和一般特征,即“超大性、独特性、地标性、第一性、唯一性、谤誉性”,以及“民族性、地域性和文化性”等;第一次系统研究描述了“超级工程”的科技、经济、社会价值标准;第一次将超级工程与一般工程做了严格区分,使人们对“超级工程”有了明确的了解和界定,从而可以科学地判定和确认“超级工程”。

  第三,首次系统、多维、全面研究分析了超级工程的作用、特点、规律。纵观人类历史长河,超级工程具有“先进、先行、先导、先锋”四大作用;具有“决策者青睐、统治者喜好、时代大势选择、同道模仿与攀比、民间创造与积累、贪大求奇”六大特点。科学地揭示了“超级工程”“文明迁徙、需求拉动、演化渐进、经济基础、科技进步、自然力影响”六大规律,首次发现不同类型的“超级工程”在人类不同历史时期的分布与文明地域高度重合,与杰出统治者或领袖、兴盛王朝、大国崛起、伟大时代高度相关,反之动乱年代、衰败王朝、国运不济与超级工程无缘。

  第四,精准筛选出跨越古今、涵盖中外的643项超级工程进入排行榜。在数以万计工程中,最终精选出110项入选《中国古代超级工程排行榜》,299项入选《中国近现代超级工程排行榜》,100项入选《世界古代超级工程排行榜》,134项入选《世界近现代超级工程排行榜》。进入排行榜的643项超级工程,每一项均明确了入选理由并为其立传。通过专业研讨确定其历史地位,通过专家打分确定其社会价值。同时,总结出超级工程投资折算方法,例如以米价法,用大模型折算万里长城,耗资至少10万多亿元。

  第五,首次独具创意的以“集成电路模式”绘制的超级工程地理分布图,模仿“千里江山图”绘制的超级工程历史年代时间轴图,从时间和空间上立体展示超级工程在不同国家、不同地区和不同时间内的分布特点,成为世界第一幅展示古今中外超级工程的家族图谱。

  第六,超前预测了超级工程。超级工程研究的重大意义,还在于能够对未来超级工程决策和建造提供借鉴和指导。通过研究和分析超级工程与社会、经济、科技和自然的关系,结合未来经济社会发展方向和科技进步,初步预测了在世界哪些国家,在中国哪些地区,会催生哪些类型的更多的超级工程,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超级工程发展战略布局提供参考。

四大课题把脉 涵盖古今中外

  每个时代都有代表性的超级工程,这些超级工程成为了时代的标志性符号,凝聚着人类的心血与智慧,也见证着文明的衰落与复兴。5年多来,共有751位专家学者(49位院士、269位教授、研究员)参与“超级工程研究”研究工作,工程研究范围涵盖古今中外,时间跨度超过12000年。

  中国工业报记者获悉,“超级工程研究”总体架构为“1+4”,即一个总研究课题为“超级工程研究”课题,四个专题研究课题——“中国古代超级工程研究”“中国近现代超级工程研究”“世界古代超级工程研究”和“世界近现代超级工程研究”,分别于2019年、2020年、2021年、2022年立项。四大专题研究课题,各具特色。

  中国古代超级工程,如都江堰、郑国渠、万里长城、秦直道等,不仅深刻地改变了中国人民的生活,对世界文明进步也产生了深远影响。都江堰(公元前256年)水利工程的科学性早有共识。“深淘滩,低作堰”“分四六,平潦旱”这些历代传承的治水理念,是前人不懈求索而得,即便置于今天也极具价值。有“天下第一渠”之称的郑国渠(公元前246年),首开了引泾灌溉的先河,对后世引泾灌溉具有深远影响。作为世界上最为壮观的超级工程之一,万里长城(公元前221年)是镌刻在中华大地上的历史记忆,是人类历史上不朽的丰碑,更是中华民族不屈的脊梁。

  中国近现代超级工程,主要研究对象是1840年-2022年中国建造的超级工程,共选取并撰写了299项“超级工程”。其中,贯穿于“一五”计划和“二五”计划时期的“156工程”,实施了一系列超级工程,例如第一座无缝钢管厂、第一台水轮发电机、第一台自动车床、第一辆汽车试制成功……以“156工程”为代表的60项超级工程,奠定了中国工业化基础。从“一五”到“十四五”,从桥梁到水利,从交通到能源,新中国成立以来实施的一系列超级工程项目,刻录下我国70余年非凡成就背后的艰辛与辉煌。“嫦娥”落月、“天问”探火、神舟飞天、高铁奔驰、C919首飞、南水北调、“西电东送”……从南海之滨到北国雪原,从东部沿海到西北内陆,一个个超级工程层出不穷,一项项发展成就硕果累累。

  世界古代超级工程,主要研究对象是世界农业时代的超级工程,以1640年英国开启工业革命为时间节点,跨度为4300-5300年,此时科技进步尚未进入机器替代人力时代。从新石器时期到工业革命前期,筛选出100项具有标志性的超级工程。如亚述古城(公元前3000年)、古埃及金字塔(公元前2580年)、古希腊帕提农神庙(公元前447年)等。

  世界近现代超级工程,是以1640年英国开启资产阶级革命以后实施的超级工程为研究对象,研究世界近现代超级工程的发展规律。入选世界近现代的超级工程共134项,其中欧洲45项,北美洲25项,亚洲55项,其他洲9项。18世纪,蒸汽机引发了第一次产业革命,人类进入机械化时代。1913年,世界上第一条汽车装配流水线诞生在福特汽车公司,大机器生产时代到来。作为人类历史上第9个载人空间站,国际空间站(1993年)项目由16个国家共同建造、运行和使用,代表了当今航天技术的实力和水平。

联系我们

申请入会


工程起重机分会

电话:010-68313081

邮箱:qzjfh1207@163.com

地址:北京市海淀区首体南路2号1209室

邮编:100044

友情链接
Baidu
map